三道鳞鱼,学名Cyprinus carpio var.3,属于鲤科,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三道鳞鱼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的江河湖泊中,也被引种到全球各地。
三道鳞鱼的身体略扁,椭圆形,头部比较大,口部嵌合式。它的身体鳞片上有三道明显的褐色斑纹,因此得名为“三道鳞鱼”。
三道鳞鱼的体表通常为灰色,但也有一些品种的体表为黄色、金色或银色。它的体长一般在40厘米至60厘米之间,最大的可以达到1米左右,重达20公斤以上。
三道鳞鱼是一种杂食性鱼类,它们的口部中央有牙齿,可以吃小鱼、小虾、贝类等小型水生生物,也会吃些藻类。
三道鳞鱼一年中的生长和活动都与温度紧密相关,温度低时,它们的新陈代谢变缓,活动范围也缩小;温度高时,它们新陈代谢加快,食量也增加。三道鳞鱼适应环境能力比较强,可以在水温12℃至30℃、pH值5.5至8.5的环境下生存。
三道鳞鱼是鲤科的一种,而鲤科是鲤形目鲤亚目的一部分。
普通三道鳞鱼是三道鳞鱼这一品种中最为基础的一个亚种。普通三道鳞鱼的体型较粗壮,常见于慢流的江河和湖泊中。它的头部比较大,有明显的角质结构,体表有明显的三道棕色斑纹。
草鱼三道鳞鱼是三道鳞鱼这一品种中的另一种亚种。草鱼三道鳞鱼的身体比较细长,体表为银灰色,并有明显的红色亮晶晶的鳞片入间夹杂其中。
镜草鱼三道鳞鱼是三道鳞鱼中比较罕见的亚种,它们的身体相较于普通三道鳞鱼来说更胖更短,体表为黄、金、银色,没有明显的棕色斑纹,但身体两侧有条纹状的暗斑。镜草鱼三道鳞鱼的气孔腰部向前移,肛门前端与生殖孔之间的鳞片也比较短,与其他亚种的区别比较明显。
养殖三道鳞鱼一般采用靠水系自然养殖和池塘养殖两种方式。
自然养殖以江河湖泊为主,放养量一般为每亩水面500~2000尾,年初和年中各放养一次;池塘养殖能充分利用集约化的鱼塘,掌握积累长期养殖碾吃饲料技术,严格进行肥料人工投喂,同时针对防病、防虫的方法科学治理。
三道鳞鱼的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同时还有很好的养生食疗功效,经济价值较高。因此,三道鳞鱼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培育和推广。
标签: 三道鳞、 类型、 分类、 什么、本文地址: https://www.bminku.com/bmxx/a9b6bb0664746672fe1b.html
上一篇:三角函数定理简介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