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函数定理简介(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概述)

文章编号:12695 更新时间:2023-10-07 分类:便民信息 阅读次数:

资讯内容

前言

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更是经常用到的命题。下面我们将重点讨论这两个重要的定理。

正弦定理

在平面内任意三角形中,虽然每条边和它所对的角都是固定量,但三角形的形状却是无规则可察的。

而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Eudoxus,公元前408年-公元前355年)就认为可以用“形心”(即外心)、“中心”(即内心)、“重心”和“垂心”来确立三角形形状的稳定参照系。

正弦定理由任意三角形的一个角到其对边的正弦、余弦或正切的比等于三角形的每个角对应的正弦、余弦或正切的和或差中的一个:

假设 ABC 为任意三角形,b、c、a 分别为边 a、b、c 对面的角 BAC、ACB、CBA 所对的边长,则正弦定理的表达式为:

$$\frac{a}{\sin A}=\frac{b}{\sin B}=\frac{c}{\sin C}$$

说明:

设 D 为任意一点(不妨设在角 A 的对边 BC 上)。$AD$ 的长度设为$h$,则 $SD$ 的长度即为 $h \cos A$。同样地,$AC=SD+h\sin C$,$AB=SD+h\sin B$。 观察 $AC,AB$ 与 $a$ 的关系,得

$$\begin{aligned}

AB+AC&=h\sin B+h\sin C+2SD \\

&=2h\cos A+2SD=2h\cos A+AD+BD \\

&=2h\cos A+\frac{h\cos A}{\sin A}\cdot AB+\frac{h\cos A}{\sin A}\cdot AC

\end{aligned}$$

对比得到

$$\frac{a}{\sin A}=2R$$

其中 $R$ 表示 $\triangle ABC$ 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

在任意三角形 ABC(其中 A 不等于 90°) 中,设 $\angle A$ 的对边为 $a$,$AB=b$,$AC=c$,则有余弦定理成立:

$$a^2=b^2+c^2-2bc \cos A$$

公式的示意如下:

余弦定理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命题,我们举一个例子:

【例1】如下图所示,D是以AB为直径的圆弧BC的中点,$BC=a,AC=b,BD=x$,求AD边长。

解:因为$D$是圆弧$BC$的中点,所以$CD=BD=a/2$,\`$$\therefore AD=\sqrt{AB^2-BD^2}= \sqrt{(b+x)^2-\left(\frac{a}{2}\right)^2}$$

由余弦定理可得:

$$b^2=\left(\frac{a}{2}\right)^2+(b+x)^2-2\cdot \frac{a}{2}\cdot (b+x) \cdot \cos \angle ADE$$

$$\Longrightarrow \cos \angle ADE=\frac{a}{4(b+x)}-\frac{b+x}{2a}$$

又因为在$\triangle BDE$中:

$$\sin \angle ADE=\frac{BD}{DE}=\frac{a}{2\sqrt{(b+x)^2-\left(\frac{a}{2}\right)^2}}$$

$\therefore$

$$\cos ADE=\pm \sqrt{1-\sin^2 ADE}=\pm \frac{\sqrt{\left[(b+x)^2-\frac{a^2}{4}\right]-a^2}}{2(b+x)}$$

注意: $\angle ADE$ 是第二象限角,所以 $\cos ADE$ 要用负号。

因此,

$$AD=\sqrt{(b+x)^2-\left(\frac{a}{2}\right)^2}-\frac{a}{2} \cos ADE$$

将 $\cos ADE$ 的值代入即可。

总结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的定义及其应用。在实际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题目要求应用不同的定理来求解。在初中数学考试和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考试中,这两个定理的掌握程度也成为考生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标签: 定理余弦正弦三角函数简介概述

本文地址: https://www.bminku.com/bmxx/8a7777da884cda506295.html

上一篇:三胺板的材料特性三胺板是一种什么材料...
下一篇:三道鳞鱼分类三道鳞是什么类型的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