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粘稠是指血液黏度高,生物黏度增加。
这会导致血液在血管内滞留,难以流动,使得血液流速变慢,血流状态不佳,血管发生痉挛和血小板聚集等影响,进一步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风险。
1.长期缺水
缺水会导致血糖浓度加大,使得血液黏度增高。
2.高脂血症
脂肪过多也会加重血液黏度,导致血液粘稠。
3.长期抽烟
香烟中含有一些激素类化合物,使得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受到一定的阻碍,从而导致血液黏度增加。
4.精神压力过大
精神压力大可以引起身体中的调节系统失衡,迫使机体释放出胶原酶、组织胺等物质,这些物质会逐渐影响到血液成分,引起血液粘稠。
1.饮食调整
(1)多吃水果和蔬菜,增加人体摄取的水分和纤维素。
(2)少吃高油脂的食品,少吃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等高脂肪饮食。
(3)多喝水,每天摄入2-3L的水分。
2.药物治疗
(1)一些防止血栓形成的药物。
(2)降低血脂:如他汀类药物,质子泵抑制剂,维生素B族等。
(3)针对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进行治疗。
3.运动
适当的运动可以加强心肺功能,增加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人体的体内系统。进行长时间的运动会让血液在血管内更加流畅,降低黏度。
4.针灸
针灸在调节人体的体内环境等多方面有比较好的效果,可有效地缓解血液粘稠的症状。
1.心肌梗塞或脑梗塞
由于血液粘稠,流动不畅,导致小血管堵塞形成的梗塞。
2.高血压
患者会出现头晕、头痛、心悸等症状。
3.眼底病变
会导致眼底病变、静脉瘤等眼科疾病。
4.冠心病
由于血液粘稠,导致血管阻塞形成心肌梗死,进而引发冠心病,心肌缺血等危险疾病。
小编提醒大家,血液粘稠,对于身体的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若已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尽早去医院治疗,采取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选择恰当的药物或以运动为主的治疗,是缓解症状的重要方式,同时也要保持乐观心态。
标签: 血液、 粘稠、 方法、 治疗、 怎么办、本文地址: https://www.bminku.com/bmxx/e86f4171ec875de7dac3.html
上一篇:长寿菜是什么菜传统的长寿菜品种和烹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