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有人说“鸿蒙是安卓套壳”,真的是这样的吗? 如果鸿蒙是安卓系统,那为什么还要兼容安卓的应用呢?还要用“兼容”这个词?如果鸿蒙是安卓系统,那谷歌为什么拿华为鸿蒙没有办法、无法制裁呢?
当年的 阿里Yun OS系统 风光一时,可是一发布就被谷歌打压而无法生存
为什么这种情况在华为鸿蒙系统的身上就没有发生呢? 这些都充分说明,鸿蒙就是鸿蒙,是一款纯国产手机系统,跟安卓半毛钱关系都没有,所以谷歌拿华为鸿蒙没有任何办法。
一、采用的内核架构不同。
安卓系统采用的是 “宏”内核 ,而鸿蒙系统采用的是 “微”内核 ,这也是它们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别看只有一字之差,所产生的结果却是天差地别。
宏内核采用的是分层架构 ,就是1+1+1+1的模式,系统内核与功能模块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离。
宏内核就好比一个大箱子,所有的功能模块都放在一起,一旦某个功能出问题,就会影响整个箱子的使用,类似“一颗老鼠屎坏了一缸米”。
微内核采用的是分布式架构 ,就是1+N的模式,1代表内核,N代表不同的功能模块,也就是说内核与功能模块是分离的。而且功能模块之间是并行运行、互不干扰,一个模块出现问题,不会影响其它模块的正常使用。
分布式架构的优点: 并行拆分和横向扩展,系统的各个部分可以并行运行,并且在系统开发上可以比较轻松地实现横向扩展。
鸿蒙系统的微内核只需要提供系统的基本功能,然后开发者可以根据产品的需要横向添加相应的功能。比方说:开发手表系统,可以只添加手表相关的功能,这样可以最小化系统;
也可以并行添加“手表功能+冰箱功能+电脑功能”,形成多终端系统,每个功能都是独立的,互不干扰。不需要修改系统内核,直接添加就可以了。
二、软件开发环境不同。
安卓软件的开发环境是基于JDK(Java Development Kit),以Java语言为核心,包括Java运行环境JRE、Java工具、Java基础类库等等;
而鸿蒙软件则是通过方舟编译器来开发的,方舟编译器支持多语言统一编译,属于集成化开发环境,分布式架构Kit,开发效率会更高。
三、应用场景不同。
由于鸿蒙系统采用的是微内核和分布式架构,所以 鸿蒙系统可以轻松应用在任何智能终端上 ,如:智能台灯、智能窗帘、智能冰箱、智能汽车、智能机床、智能医疗等等,而且各智能终端可轻松实现互联互通,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物联网系统。
在实现这些功能的时候,不需要修改系统内核,只需要直接添加功能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它们有一个“ 统一的系统内核 ”。
安卓系统是一个移动终端系统,主要是一个手机系统 。要想让安卓系统应用到其它智能终端上,由于采用的是分层架构,所以就需要修改系统内核,把它变成适用于其它智能终端的系统内核。
也就是说, 安卓手机系统内核与安卓平板系统内核、安卓手表系统内核是不同的 ,每种内核都需要单独开发,这就加大了工作量。
当然,华为鸿蒙系统与谷歌安卓系统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如: 它们都是开源系统 ,任何智能终端厂家都可以通过它们来开发自己的UI系统;
它们都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 ,所以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处,所以华为鸿蒙系统可以兼容安卓应用软件。
标签: 系统、 区别、 手机、 什么、 鸿蒙、 华为、 安卓、本文地址: https://www.bminku.com/bmxx/e6bede0a85e954cffe7b.html
上一篇:仓鼠性别辨别方法揭示根据尾巴判断仓鼠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