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驾驶,一直都是高速上的“头号杀手”。
相关新闻报道数据显示:每年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事故,致9万多人死亡或重伤,高速路20%的事故都是源于疲劳驾驶。美国汽车协会一项研究显示:疲劳驾驶的事故比预想要多出8倍。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不得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基于规定, 当前主流认为连续驾驶4小时即为疲劳驾驶,必须休息,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妨设想一下以下几个场景。
一个20岁的健康成年人,和一个50岁的健康成年人,同样连续驾驶4小时,疲劳值相同吗?正常情况下,答案是否定的。
同样一个20岁的健康成年人,充足睡眠后连续驾驶4小时,和熬夜后连续驾驶4小时,疲劳值相同吗?答案也是否定的。
借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人与人的体质不能一概而论。
4小时更像是理论极限值,即不管驾驶员精力多充沛,连续驾驶4小时后都应该休息。
而在平时的驾驶中,则更倾向于, 只要困了,就是疲劳驾驶,就应该休息,无论有没有驾驶4小时。
当然,适当运用一些驾驶技巧,一定程度上也能缓解疲劳。
技巧1:充足睡眠
毋庸置疑,充足的睡眠是人体机能休养生息、减少和消除疲劳的最佳途径。
根据美国汽车协会的数据,如果少了2-3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就会有超过4倍的几率发生事故。因此广大车主,特别是在长途行车前,必须应保证十分充足的睡眠。
技巧2:正确姿势
调节座椅到高低适中,座椅过高驾驶时驾驶员容易驼背。即使保持挺直姿态,也会显得僵硬,不方便操作。
座椅可稍微向后倾斜,让身体在驾车时保持平衡,缓解颈部与背部压力。对于没有腰部支撑功能的车辆,可以在背部与座椅空隙处加个腰垫,长途驾驶感觉更舒适。
技巧3:注意饮食
饮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的食物具有安眠、催神作用,在驾驶之前就应该避免食用,如:牛奶、香蕉、肥肉及含酒精类食物。
同样的,有些食物具备提神醒脑的功效,是长途驾驶的同行利器。如咖啡、口香糖、薄荷糖等。
当然,如果你和同乘人员hold得住的话,那么“槟榔加烟,法力无边”的黄金组合,值得拥有。
技巧4:科技加持
安装主动预防系统。在驾驶员无意识偏离原车道时,能在偏离车道0.5-1秒之前发出警报,为驾驶员提供更多的反应时间,大大减少了因疲劳驾驶引发的碰撞、翻车事故。
标签: 驾驶、 盘点、 技巧、 疲劳、 缓解、 小时、 一些、本文地址: https://www.bminku.com/bmxx/e25f1307269c4b7700a4.html
上一篇:常州人均gdp为何选定常州为长三角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