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依法享有追诉权利,即通过诉讼要求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但如果当事人无法在一定时限内对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提起诉讼,追诉权利将会受到限制。
因此,计算追诉时效期限的方法和规定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追诉时效期限的相关知识。
追诉时效期限是指当事人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对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行为提起诉讼,如果逾期未诉则其追诉权利将会受到限制。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追诉时效属于诉讼时效的范畴,诉讼时效是指起诉权利人对被告行为据以提起诉讼的时间限制。不同的案件类型,其追诉时效期限及其规定也存在一定差异。
1. 不同类型案件追诉时效期限的规定
(1)合同纠纷
自合同履行期满之日起两年内;但双方对履行期限另有约定的除外。
(2)侵权责任纠纷
自侵权行为发生之日或者侵权损害结果产生之日起一年内;但是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不能在一年内请求赔偿的,追诉时效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3)人格权纠纷
自侵权行为发生之日或者侵权损害结果产生之日起二年内。
(4)建筑装修纠纷和地下水侵害纠纷
自权利人发现或者应当发现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一年内。
(5)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纠纷
自发现或者应当发现对方当事人未履行全部或者部分义务之日起两年内。
(6)劳动合同争议
劳动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并知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没有明确知道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而是连续侵害的,自最后一次侵害之日起一年内。
2. 追诉期限的计算方法
(1)自然日和工作日的不同计算方式
自然日的计算方式,是指从事件发生时开始计算,依次推算出具体的追诉期限截止时间。
例如,某案件受理时间是2021年5月1日,追诉时效期限是一年,那么截止时间就是2022年5月1日。
(2)中止和延长追诉时效期限的情况
在一些情况下,追诉时效期限的算法可能会有所变化:
①如果当事人在追诉时效期限届满前已经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但未作出适当的处理决定的,其追诉时效期限会延长。
②如果当事人要求中止诉讼,那么中止期间不计入追诉时效期限。
以上就是关于追诉时效期限计算方法和规定的相关介绍。对于当事人来说,正确计算和掌握追诉时效期限非常重要,以免自己的权益受到不可挽回的损失。
标签: 时效、 追诉、 期限、 规定、 方法、 计算、 怎么、本文地址: https://www.bminku.com/bmxx/4da9e0979c5c899d240a.html
上一篇:重新配对蓝牙耳机蓝牙耳机重新配对的步骤...